當前位置:首頁 » 探夏令營 » 19世紀的探險
擴展閱讀
潼南古村 2021-03-16 21:51:08
世界民俗文化旅遊 2021-03-16 21:48:20

19世紀的探險

發布時間: 2021-02-14 09:33:08

A. 19世紀初瑞士探險家布爾卡德第一次看到阿布辛拜勒神廟時,只能看到神廟的哪些部分

1813年,瑞士探險家布爾卡德在當地阿拉伯人的帶領下,於3月22日來到了阿布版辛拜勒,他在日記中寫到:「權我不經意地稍微繞向南面,突然看見四座尚能看出輪廓的巨大雕像……它們幾乎全部陷進沙里。其中一座有完整的頭,一部分胸部和手臂還露在外面。旁邊一座幾乎看不出來了,它的頭部已經斷裂,沙子堆到肩膀處。另兩座看得見頭飾。很難判斷這些雕像是站著還是坐著。」

B. 19世紀中後期,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有哪些特點

1、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特點.
2、各階級都參與了探索:農民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
3、道路曲折: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先後都以失敗告終。
4、各階級的探索都借鑒了外國成果。

C. 十九世紀末的時候,有一艘美國的探險船,在西伯利亞地區沉沒

答:風暴產生前會產生次聲波,它的傳播速度比風暴快,因為大風和巨浪的波峰間的磨擦和沖擊,會形成一種頻率約為每秒8一13 Hz的低頻聲波,雖然人的耳朵不能直接聽到它,但是充滿氫氣的氣球能和低聲波發生共鳴,產生一種振動。 這種振動的振幅和強度,會給靠近氫氣球的人們的耳膜一種壓力,使耳膜產生一種振動的感覺,也就可以判斷風暴是逼近還是遠離。若樓主沒有學過共振,就直接提起次聲波比風暴快,再組織語言回答。歡迎追問,謝謝採納!

D. 19世紀中期的三次早期探索給我們留下的教訓和啟示是什麼

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發展
都是要遵守規律的
是要尊重規律的。

E. 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近代化在不同階段進行了哪些探索活動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雖然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內展、並且在一定程度容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 ,但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19世紀末: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0世紀初: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5)19世紀的探險擴展閱讀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辛亥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F. 19世紀中期探險必備物品

除了樓上說的之外,還得帶常備的葯品,充足的食品,運輸物資的馬隊,還有若干經驗豐富的向導。

G. 歐洲人的中國探險之路是怎麼樣的

早在15世紀,由於西班牙葡萄商人從與印度及中國的新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歐洲,尤其是英國人對拓展對東方的貿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他們決定從西北或東北的航行中,找出前往亞洲的航路。

他們首先考慮的航線是北極海,當時探險家們已經知道挪威北端並沒有結冰,而且俄羅斯的漁民也會越過諾爾康角往東航行,到達鄂畢河流域。

有關西北的航路,1497年時,義大利的航海家長卡波托便曾經沿著芬蘭海岸,向英國方向航行。然而經過冰海沿西北航路到中國的希望太渺茫。3年之後,亞爾兄弟乘坐西班牙船,順著美國大陸沿岸北上,航向遙無止盡的的冰海。

為探訪未知的世界,1551年,倫敦設立了1個探險公司,成為當時尋找東北航路的活動中心。當時,休·維洛比被任命為第一批探險隊長,副隊長是查西拉。

查西拉指揮的船隻到達斯堪的那維亞北端的波羅的海後,他們遇見了蘇格蘭商人,商人們認為他們尋找東北航路前往中國,是一種瘋狂的行為,因而勸告他們不要再繼續探險。但是,查西拉卻沒有理會商人們的警告,繼續啟程向東航去。

時逢夏天,白天愈來愈長,後來甚至黑夜也沒有了。最後,查西拉終於到了今天的阿乾折斯克,也就是白海北杜味納河河口。

查西拉在這里遇到了俄羅斯皇帝伊凡四世的使者,使者邀請他前往1400公里遠的莫斯科。他接受邀請,到莫斯科謁見了伊凡四世。1554年夏天,也就是他從英國出發一年多以後,查西拉帶著伊凡四世希望與英國打開貿易網的的親筆函,平安地返回了英國。

拓開與俄羅斯的貿易網後,英國在波斯和俄羅斯之間,建立了一個姆斯柯比公司,同時由此公司繼續尋找東北航線。

進入伊莉莎白女王時代後,目標轉為尋找前往中國的海路,進行西北航線探險。

1576年,英國人馬丁·夫洛比瑟根據麥開脫於1569年繪制的世界地圖,認為只有向西方航行,才可能有通向中國的海路。為尋找西北航線,他率領由兩艘船組成的探險隊從英國出發,先在格陵蘭登陸,然後繼續往西航行,最後終於在巴芬島發現了夫洛比瑟灣。

探險家們以為前面的陸地就是亞洲,接近新陸地沿岸時,許多體格很小的人類,劃著皮革制獨木舟,看到這些外來的船隻顯得非常吃驚。其實,這些有著蒙古人臉形的人類,就是愛斯基摩人。然而,夫洛比瑟卻誤將他們當成中國人。為了證明他發現中國,便將一個愛斯基摩人和他的小船,一並帶回英國。此外,夫洛比瑟又在巴芬島發現並採集了可能是金礦石的黑色岩石。

夫洛比瑟帶著他的戰利品和探險隊返回倫敦時,各界掀起了熱烈的反應。

然而,被帶回英國的愛斯基摩人不久便因水土不服而死亡。唯有從巴芬島帶回國的黑色岩石,成了眾人研究的焦點。由於這種岩石放在火里會發出金色的火焰,所以被誤以為是金礦石,吸引了倫敦很多商人及女王的興趣。伊莉莎白女王甚至成立一個中國公司,並聘請了很多挖掘金礦石的工人,再度以夫洛比瑟為北極探險隊的隊長,前往北極「掘金」。

1577年,夫洛比瑟二度在格陵蘭登陸,在獲得女工的批准下,他將登陸地區命名為西英格蘭,同時和愛斯基摩人建立友好關系。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金礦石,於是又前往巴芬島,收集了200噸的岩石,然後啟程返國。

英國人的最後一次的巴芬島航行,目的是要將加拿大所屬的北極地區劃為英國的殖民地。15艘船浩浩盪盪地從倫敦啟航,船上裝滿了前去挖取金礦石的礦工,建造房子及建設殖民地的人員和各種用具。

但是,當船隊進入夫洛比瑟灣時,卻遭遇暴風雨的襲擊,烈風將冰山吹往船隊,龐大隊伍除艘船外,其餘全部葬身於冰山之中。

在巴芬島建設殖民地的計劃破滅了,夫洛比瑟只好率領殘餘人馬返回英國。而英國本土卻有想不到的消息在等待著他,原來,他從巴芬島所帶回的岩石並非金礦石,而是硫酸鐵礦,一點價值也沒有。這樣一來,夫洛比瑟發現西北航路,以及有關到達中國國土的報告,便再也無人肯相信了。

8年後,為了繪制西英格蘭、芬蘭島沿岸的地圖,一些英國船員組織探險隊,由約翰·大衛斯帶領,三度航向北極。大衛斯詳細地勘探了格陵蘭沿岸淺灣後,決定往北航行,進入巴芬灣海域。但是,由於不斷漂流而來的冰山實在太多了,使得大衛斯的船隊根本無法前進,最後,他們只好放棄尋找通往中國的航路。

1780年左右,荷蘭的海員及商人也加入了尋求中國財富的潮流中,他們從陸路及海路尋找前來中國的道路,成為英國人的主要競爭對手。其實,荷蘭人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夠找到和俄羅斯交易的東北航路。

1596年,荷蘭的北極探險隊最重要的人物是威廉·巴倫支,他們從阿姆斯特丹出發,繞過新地島北端,進入喀拉海峽,在茫茫海洋中朝東方航行,最後發現了現在的斯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酉斯匹茲卑爾根島。

當巴倫支的船隊接近新地島時,船被冰封住,漸漸地,船身周圍的冰壓愈來愈大,船身漸被提高,最後終於將船給壓壞了。荷蘭船員們只好放棄船支,沿著新地島海岸尋找避難場所。

沒有了船支,歐洲的探險家巴倫支和他的隊員們,初次被迫在北極度過冬天。在這個遙遠的地方,面對酷寒的氣候,隊員們使用殘破的船支,建造過冬的房子,同時將船上所有可供利用的裝備,如床鋪、燈等,都搬進了新建的房子。

冬天,氣候十分寒冷,連床單也結了冰,酒也冰凍了,北極熊體內能當做燈油的脂肪量很少,從油燈中冒出來的煙,往往又會熏得小屋內連呼吸都困難。由於沒有柴火取暖,夜裡上床以前,一定要用加熱過的石頭代替溫水袋,放在腳部才能入睡。

隊員們在困境中同心協力,終於捱過了嚴冬。他們知道,要獲得外力的援助希望實在不大,想返回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到喀拉半島去,然後再設法渡過。

6月中旬,天氣逐漸暖和,隊員們把殘破的船重新整頓一番,將剩下的食物及日用品都裝在上面,重新踏上了征程。

海上的浮冰融化了,他們奮力劃船前進,遇到風就把機張起來,被冰阻擾時,就拖著船在冰上行走,最後,這些荷蘭人克服險境,完成最艱辛的長途旅行,到達喀拉半島。這時巴倫支隊長已因體力不支而去世。

巴倫支探險隊的失敗,使原本在東方的海上勢力超過西班牙的荷蘭人放棄了尋找西北航路前來中國的慾望。從此英國負起北方航線的重擔,英國的亨利·哈得遜和威廉·巴芬也因此成了北極航路的發現者,在北極探險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哈得遜1607年便到達斯匹茲卑爾根群島西方,即北緯80度23分處。後來,他更獲得倫敦實業家的支持,為爭取加拿大北極圈內的領土權而遠征。

1610年,哈得遜乘坐發現號進入「有很大旋渦的海」——哈得遜灣。起先他以為將不難找到前往中國的道路,但是船卻被冰所封鎖,他的探險隊只好在那兒過冬。

不幸的是因為部下叛亂,哈得遜獨自一個被拋棄在北極島上,沒有任何食物和武器,一代偉大的探險家,只得含恨而終。不過,北極探險並沒有因此而終止,叛變後的部下仍然駕駛著發現號,繼續哈得遜灣的探險。

1616年,英國另一位優秀的航海家威廉·巴芬,指揮50噸重的船,經過格陵蘭西北部,穿過麥爾維灣的冰群,到達現在美國的航空基地所在地杜里。然後,又在危險的海域,發現了瓊斯海峽和蘭卡斯特海峽。在這里,巴芬突然發覺指南針有很大的變化,經研究後才獲知了地球磁北極的存在。巴芬於1619年8月返回英國。這次的探險是19世紀以前所有探險中范圍最廣收獲最大的一次。

當英國和荷蘭的探險家在北極海活動時,俄羅斯人也越過廣大的西伯利亞,向東擴展勢力。尤其是彼得大帝即位後,更積極努力於亞洲殖民地的建立。到了17世紀後期,俄羅斯的勢力便到達了太平洋上的堪察加半島。

1725年,彼得大帝為繪制地圖,又派出大規模的探險隊,探險整個西伯利亞的北部海岸地區。彼得大帝將這一項重任,交給丹麥人維特斯·白令。首先他要白令帶領25位隊員,從歐洲越過亞洲大陸到太平洋沿岸的鄂霍次克,進行長達1000公里以上的「內陸調查」;在第二次出航時他又命令白令繞過堪察加半島,「在美洲大陸的海岸登陸」。

越過俄羅斯境內四大河時,最大的困擾是物資的輸送困難。然而白令和隊員在周密的計劃和合作下並沒有屈服。夏天,西伯利亞是一片潮濕的草原,但是一旦進入初冬,便有無數的大風雪不斷來襲。不過,他們仍然設法到達了太平洋岸的鄂霍次克。從此,他們唯一的任務便是等待,等待彼得大帝將環繞堪察加半島的船隻送來。

1727年夏天,白令等了將近一年,終於獲得了一艘船,他們立刻進行堪察加半島的探險。一直到第二年他們才又獲得另一艘船。

探險隊繞過堪察加半島,航行到安那地爾灣,並通過命名為聖羅林斯的島嶼,進入白令海。但是,夏天已經進入尾聲,為避免碰上結冰期,白令只好下令返回鄂霍次克。

第二年夏天,他們進行第三次的探險,但是成果並不理想。5年後,白令才結束探險,返回聖彼得堡。

1734年他又組織大規模的探險隊,到達鄂霍次克。這次他等待了6年,才乘著聖彼得號,從堪察加半島前往白令海探險。最後,他們終於看到阿拉斯加的聖艾里亞斯山,並在美國西北部海岸登陸。

在這關鍵時刻,白令和隊員卻都患了嚴重的壞血病,白令擔心無法在那裡渡過冬天,便決定立刻回國。不幸的是,他們的船在經過白令島時,遭到暴風雨的襲擊,致使18世紀最偉大的北極探險家在1741年客死異地。白令雖然不幸逝世,但他卻出色地完成彼得大帝交給他的探險任務。

1744年,俄羅斯人為了和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交易,使依循著白令探險隊的航行聯絡線,登陸美洲大陸,並往南深入舊金山,最後,甚至將阿拉斯加並入俄羅斯帝國的領土。

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在北極的加拿大內陸和部分海岸進行大規模的探險。19世紀初期是北極探險的黃金時代。當時,英國政府對英國海軍寄予三大期望,希望他們能環繞世界、探險加拿大北極沿岸,並在美洲北方尋找新領土。

英國政府在北極探險的目的,主要是擔心俄羅斯帝國對北極的野心一旦得逞,英國的海權范圍必定愈來愈小。

更讓英國人擔心的是,自從白令在阿拉斯加登陸以後,俄羅斯的貿易商及獵人,便陸續地湧向阿拉斯加,1784年還在阿拉斯加的科達克島建立第一個白人殖民地,接著又設立貿易公司,獨佔了整個阿拉斯加的貿易。

俄羅斯人的舉動,引起了英國人的強烈不安。1818年,英國國會決定對尋找西北航路,和有關到達北極點的計劃,給予財政上的援助。同年5月,英國海軍立刻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北極探險隊,並分為兩組,第一組的目的是盡可能到達北極點,第二組的目的,則是通過大衛斯海峽,尋找西北航行路線的入口。

海軍中校約翰·羅斯擔任第二組的隊長,副隊長則是後來成為北極探險隊主要人物的年輕海軍軍官愛德華·巴里上尉。

1818年8月底,巴里和羅斯乘著伊莎貝拉號和亞歷山大號,駛入蘭卡斯特海峽。當時的人都認為蘭卡斯特海峽是前往北極的最佳路線。但是,伊莎貝拉號和亞歷山大號在海峽中航行了一天,羅斯突然命令停止前進。

原來,羅斯發現前面有一連串的陸地和山脈從北向南方延伸,可是副船長巴里和其他的隊員,卻除了安靜的海面以外,什麼也沒有看見。然而,羅斯卻堅持看到了山脈和陸地,並且為了向英國海軍部長表示敬意,他特別將這座山脈命名為柯洛加山,接著便命令依莎貝拉號和亞歷山大號返回英國。

對於羅斯的中途而返,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羅斯的柯洛加山脈故事,只是一種回國的借口而已。這種蓄意不良的謠言不但破壞了羅斯的名譽,同時也使得海軍部長無法向政府交待。因此,英國海軍又組織了第二次的探險隊,前往蘭卡斯特海峽確認柯洛加山脈的存在。

第二支探險隊愛德華·巴里為隊長,率領赫克拉號和克立巴號,於5月11從英國啟航。

此次航海,巴里的赫拉克號和克立巴號開啟了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航路的海域,對於西北航路的發現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考察船到達蘭卡斯特海峽時,船員們從瞻望台報告,前面沒有任何山脈。此時,他們是位於西經83度12分,距離海峽沿岸僅數公里,較前羅斯所到達的地點更為深入,但是仍然看不到山脈的存在,證實柯洛加山脈純屬幻想。

三個月後,赫克拉號和克立巴號進入今天稱為巴羅海峽的寬廣海域時,被巨大的流冰所封鎖,只有往西才有能夠勉強前進。

9月初,探險隊通過麥爾維海峽,到達西經110度線。根據英國國會於1818年通過的法律,所有的船員都可以獲得五百英磅的獎金,但是,他們絲毫不覺得喜悅,因為站在赫克拉號瞭望台上的巴里,發現前面盡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原,船隻拋錯了。

他們只好在哈涅岬東部等待冰雪融解。然而,氣溫卻一直繼續下降,赫克拉號和克立巴號,只好進入海灣過冬。

巴里和他的探險隊員在那兒度過了三個多月的漫長的冬日,幸運的是所有的船員都很健康,精神狀態都很好,為了不讓他們患思鄉病,隊長巴里十分嚴格地指揮隊員們工作和訓練,過著有規律的生活,同時到了夜晚便舉行舞會,每隔兩星期舉行一次競技比賽。

1821年8月,巴里很想突破被冰封鎖的行程,但是流冰仍然有15米厚,並且互相重疊,根本不可能完成通過西北航路的計劃。他們只好回國待命。

1824年,巴里又回到了北極,他這次航海的目的,是要調查巴芬島周圍的海域。他在那裡度過了兩個冬天,然而冰面卻擴展到巴芬島南端來,夏天的海面則遍布濃霧和無盡的暴風,致使巴里這一次的探險,又以失敗告終。

1821年,英國國會曾通過快議,決定獎賞最先到達北極點的人。因此,原本積極探險西北航路的英國海軍,便計劃將目標指向北極點,同時將探險酉北航路有重要功勞的巴里,視為最佳人選。

1827年春末,巴里再次率領28位探險隊員,駕駛曾經在西北航路探險中活躍一時的赫克拉號,前往斯匹茲卑爾根群島。到了斯匹茲卑爾根群島的托倫貝爾格灣,他們便下船,改成在冰上步行。他們拖著兩艘小船,繼續在冰群上往北前進,遲到有水的地方,就劃著小船通過。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行進,巴里探險隊終於在1827年7月26日到達北緯82度45分的地方,距離北極點只有800公里。然而,這時候隊員們的疲勞也到達了頂點,他們只好再次撤回英國,此後的半個世紀,再也沒有人到達巴里到達的地點。

為了前往中國,從遠古時代開始,西北航路的發現便是探險家們的夢想。但是由於北極殘酷的自然環境的制約,以至於經過了4個世紀,西北航路仍然未被發現,使得北極探險家們的長期夢想,一直拖延到近代的20世紀才變成現實。

H. 論述題:1.試述19世紀40年代至19世紀末國人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試述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

1.試述19世紀年代至19世紀末國人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資產階級維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張:早期維新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提供了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民族危機的加深刺激了這一思想的產生。主張君主立憲來救國,具體為:要求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擺脫民族危機;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學習和傳播西方科學文化。
實踐效果:從「公車上書」演化為社會政治運動到百日維新失敗,說明資本主義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其最大功績在於起了資產階級思想啟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識分子接受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思想。
評價:維新變法思想是當時中國社會最進步的思想,因為它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也是愛國的,因為它把維新思想與挽救民族危亡結合起來。但是其思想主張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內容,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這必然導致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推行維新變法主張依靠的階級基礎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開明紳士,失敗是必然的。
(2) 資產階級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為了加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和角逐,民族危機更加嚴重;《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此時民族資本主義又有所發展,但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限制和阻礙。
主張:資產階級革命派以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的思想武器,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三民主義的理論綱領。其基本主張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結果: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和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統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實最終被袁世凱所篡奪。
評價: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但是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辛亥革命的最終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資產階級激進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維新派和革命派沒有徹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軍閥政府在思想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一戰期間,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主張方案為「民主"「科學"。具體為:資產階級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以西方的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進化論為指導思想,大力宣傳資產階級的新文化,主要內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學。

2.試述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了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I. 19世紀上半期至19世紀末,中國各階級探索救國道路的未來及實踐結果

地主階級洋務派進行洋務運動,失敗農民階級太平天國起義,失敗資產階級改良派進行維新變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