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夏令营 » 探险史上最大的遇难事件
扩展阅读
潼南古村 2021-03-16 21:51:08
世界民俗文化旅游 2021-03-16 21:48:20

探险史上最大的遇难事件

发布时间: 2021-02-14 08:56:14

『壹』 史上最惨烈的空难是什么情况,257人醒着从万米高空坠入岩浆

更准确的说是撞到了火山山体之上,并没有直接坠入,岩浆之中,这起事故就是发生在,南极的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撞机事故,事故造成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我们一起了解这起这与1931年的豪克斯湾大地震并列新西兰两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贰』 历史上十大恐怖袭击事件是那些

英国《太阳报》2005总结出人类历史上10次最恐怖血腥的袭击事件

第十位:1999年9月13日,一枚威力强劲的炸弹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个居民区摧毁,118人死亡。

第九位:1996年11月23日,劫持者强迫一架埃塞阿比亚民航班机冲进印度洋,令127人丧命。

第八位:1995年4月19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一栋政府大楼遭遇炸弹袭击,共169人在事件中遇难。

第七位:2004年3月11日起的马德里系列爆炸案,200人死于事件当中,1500多人在爆炸中受伤

第六位: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利岛上连续发生两起炸弹爆炸,酿成202人死亡的惨剧。

第五位: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用炸弹袭击了美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大使馆,共造成253人死亡。

第四位:1988年12月21日,一枚炸弹在美航103班机上被引爆,机上259人和地面11人因此遇难,造成震惊世人的洛克比空难事件。

第三位:1993年3月12日,在印度孟买连续发生了13起炸弹袭击,接着印度教穆斯林还举行暴动,造成300人死亡。

第二位:1983年10月23日,贝鲁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与另一个法国伞兵营地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300人丧生。

第一位: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

评判标准应该是死亡人数

『叁』 珠峰史上最著名山难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6年珠峰山难已有21年历史了——在那年春季的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IntoThinAir》所描述的那些细节?还是IMAX的说法?还是高铭和的《九死一生:高铭和圣母峰登顶记》还是阿那托列布克瑞夫的书《TheClimb》?……历史没有真相,记忆和表达永远与事实真相存在偏差,我们所作的只不过是尽可能去接近真相,只是尽可能的…
这一年春天,来到珠峰南北侧的登山队伍,不包含那独自攀登的瑞典探险家戈兰克罗普,据有关数据显示约有16-20支登山队。4月份,各支队伍的各个队员,从世界各地的美国、新西兰、台湾、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各自到加德满都会合,组成他们的队伍,而各队伍再各自朝珠峰大本营进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季登山的“赶集”或“大潮”。——珠峰象一列火车,只在适合的登山季节“开放”,登山者象旅客,这座山把世界各地的陌生人的那几天命运联系到了一起,而有的人的命运以死亡为代价。
在珠峰的山难历史上,马洛里的失踪已是70多年前的事情;而今,珠峰历史上最著名的山难当属这个1996珠峰山难。各类资料上的历史说法虽有较大出入,但都显示出珠峰1996年是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1996年,98人登顶15人死亡,比率6.5比1”,“34个团队,87人登顶,37人不幸遇难身亡”。
而登山界所谈论的1996珠峰山难,确凿地、其实所指的核心事件,就是5月10日的这场灾难。
山难的核心队伍是两支商业登山队:由新西兰著名向导罗布.霍尔领导的“探险咨询”公司的商业登山队,以及由美国的斯科特.费希尔组织的“疯狂山峰”公司的登山队。前后裹挟在事件中的,还有台湾登山者的非商业性的队伍,但他们也聘请了夏尔巴登山向导。
1996年,探险咨询队全体成员登珠峰前的大合照
“探险咨询”和“疯狂山峰”都是以商业登山为生的登山咨询公司,也是最早一批的高海拔登山的西方服务公司。与夏尔巴的体力协作雇佣型不同的是,这两个公司都能提供更更完善的组织、分析、管理,由欧美著名登山家领衔策划,借助西方已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商业体系平台,推广喜马拉雅等高海拔地区商业登山服务,但同时也借用夏尔巴等本地体力协作。“疯狂山峰”的领袖是40岁的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他有着传奇般的力量和精神,在1994年在不借助氧气瓶的状态下登上了峰顶。
而“探险咨询”公司,在1996年之前,已在3、4年内成功带上39位客户登顶珠峰,而未发生一起伤亡事件,其领袖新西兰人霍尔在1990年至1995年间多次登临珠峰顶,他迄今还是登顶K2和珠峰相隔时间最短的人。1996年,随着全球化、商业化在登山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珠峰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商业登山队在1990-1995年的安全成功登顶商业记录,促使着成群的周末登山者们开始追随商业指示的方向,“即突然间将珠穆朗玛峰推入了后现代时代。”到了1996年,全部登山队的的一半都是客户型的商业登山队,这些队伍的目的是商业营利;而其他也绝大多数是以大企业、财团赞助为背景的商业赞助队伍,这些队伍的目的是登山,但没有商业赞助也不能成行。
尼泊尔的登山收费相当昂贵,对7人规模的队伍收70,000美元,而每增加1人再收10,000美元;之前的1995年为5万美金。而这一年,尼泊尔也同时取消了同一登山季节对登山队伍进山数量的限制。高铭和回忆说:“首先是尼泊尔政府将注册费从五万美金涨到七万美金,接着又是原先只提供台湾队伍攀登的路线,突然暴增到八支队伍……,都让高铭和感到愤慨,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探险咨询”的总经理也同时是高山向导的罗布.霍尔,他的商业客户有8人;而“疯狂山峰”的总经理也同时为高山向导的斯科特.费希尔,也带了8名客人。不计算营地医生、大本营炊事员等,他们的登山队员还各自包括2-3名欧美的白人高山向导,以及6-7名本地的夏尔巴高山向导。而台湾队是登山者自己拉到赞助后,再聘请夏尔巴来协助的形式,其正式登山队员有四人。
这几支队伍都是沿传统东南山脊线路,大本营设置在孔布冰川的冰碛末端,1号营地在冰川上部的海拔6000米处,2号营地位于6300米处,3号营地位于洛子南坡的7300米处,4号营地位于南坳上方7950米处。
攀登珠峰线路图,来源:
这三支队伍也采取传统的喜马拉雅攀登法:登山队伍雇请夏尔巴向导负责扎帐篷、固定安全绳、在雪地开路等,而登山队员先在1号、2号营地之间,进行高度适应性训练,之后再攀升到3、4号营地,之后在4号营地一股作气冲顶最高峰。
这个季节山上的队伍比较多,以“探险咨询”等公司为首的几支大队伍从大本营开始,针对修路(如冰川上架绳保护、C2-C3之间路绳固定等)作过若干会议和协商。由于天气的原因,最终他们选择了5月10日作为冲顶日。
5月9日清晨,台湾队的陈玉男在C3营地滑坠,当即被本队夏尔巴救回帐篷;台湾队在C3此时只有高铭和及陈2人(其他2名队员已在C1及大本营,已退出冲顶计划)。
5月9日早晨,美国队、新西兰队、台湾队、南非队四队伍若干人等,从3号营地出发往C4营地,同时黑山队在C4尝试冲顶。在5月8日晚,人们会议协商确定5月10日冲顶的队伍为新西兰及美国商业队。
5月9日上午,陈玉男被护送回2号营地,而其他人正往4号营地的路上。
四号营地,海拔8000米,这里是冲顶前的休息之所
5月9日下午,四支队伍陆续顺利到达4号营地,黑山队登顶失败而下撤。中午过后,陈玉男病情加重,在返回2号营地的途中去世。高铭和因赞助原因、登山文化原因,坚持计划冲顶,继续前往4号营地。
5月9日23点30分,新西兰、美国队伍系好氧气罩,打开头灯,离开4号营地,开始往顶峰前进。新西兰国际商业队共有3名向导,8位队员和4个夏尔巴人。而另外两个夏尔巴人留在C4帐篷里待命,以备救援之用。
5月10日凌晨0点,“疯狂山峰”的费希尔、布克瑞夫等3名向导,6名夏尔巴和6名商业队员,离开4号营地冲顶。留下一名夏尔巴备用。
5月10日凌晨0点10分,台湾队高铭和及其2名夏尔巴离开4号营地向山顶进发。而南非队放弃攻顶。这个夜晚,全部登山者有33人在向珠峰之顶进发。
5月10日早晨,新西兰队伍中的2名客户先后放弃冲顶,并下撤。在近中午时分,另3名客户也因关门时间、体力因素等考虑,放弃了登顶而下撤。自此,新西兰“探险咨询”队有5名客户放弃登顶。其中贝克因眼睛问题,下撤速度极为缓慢。
5月10日下午1点05分左右,“疯狂山峰”的阿那托列布克瑞夫第一个登顶;1点12分,新西兰队的商业队员科莱考尔登顶,4分钟以后,新西兰队的向导安迪哈里斯登顶。
5月10日下午1点17分,布克瑞夫等第一批登顶的三人陆续下撤。而第二批的美国队2人也在1点25分登顶登顶。以下午2点为杠杆,在传统的“关门”时间内,登顶的仅为6人。
著名的希拉里台阶
5月10日下午1点30分,希拉里台阶出现“堵车”,先后顺序为美国“疯狂山峰”队、台湾队而后是新西兰队。登山的速度已脱离了常规。
5月10日下午2点10至2点20分,人数最多的一群人登顶,而美国向导费希尔、新西兰队员汉森远远拉在台阶左右位置,前者要到3时40分才能到达山顶,而汉森则要等到下午4时。这时,新西兰队伍的几个人开始渐次下山。
5月10日下午3点15分,高铭和及其2名夏尔巴登顶。南峰以下位置云海翻腾,天气已变坏。
5月10日下午3点45分,美国队向导尼德曼带领队员不再等费希尔队长出现,先行下山。此时,已开始在南峰处有小风雪。而费希尔在3点50分登顶。
5月10日下午4点30分,汉森登顶,其队长霍尔一直在峰顶等候他。之后两人一同下撤,但因氧气和体力等原因,道森行动非常困难,而霍尔也体力透支。哈里斯在南峰顶上某处,寻找氧气瓶,可能尝试去协助他们。
5月10日下午5点半左右,风雪已变得中等规模,从高处的希拉里台阶到稍矮处的南峰顶,渐次散落着19名登山者。哈里斯为了救援自己的朋友,从南峰顶回头攀向高处,尝试救援。
5月10日下午6点左右,暴风雪狂作,闪电暴雷开始,自此并一直维持了整整一个晚上。在最高处8800米左右地方,霍尔及哈里斯对其客户汉森进行救援,但也导致他们两人落到危难处,体力耗尽并因风雪耽搁在希拉里台阶之上。在略低点的地方,台湾队高铭和体力耗尽,两名夏尔巴返回4号营地,于是,高以及费希尔受困于南峰顶上约8300米处,不能行动。而与此同时,其他大多队员正在风雪中,从南峰以下寻找回4号营地的路。
5月10日下午6点20分左右,布克瑞夫、科莱考尔以及中途退出的3名新西兰客户等安全返回4号营地。
5月10日晚上7点多开始,布克瑞夫尝试营救暴风雪中的迷路登山者,尼德曼等向导则带领不少两队的队员们,挣扎在距离4号营地不远的地方。
5月10日晚上8点,在三个位置有三群人在受难,高处为新西兰队3人,在中间地段高铭和与费希尔暴露在暴风雪中,而在低一点的地方,甚至是接近4号营地几百米直线距离的冰面上,集中了新西兰和美国队的向导和客户,他们迷路了。
5月11日凌晨2点,霍尔已下降到南峰顶的海拔约8700米的地方,体力已耗尽,但还活着,而随行的安迪.哈里斯、道格·汉森已在此前此后,失踪不见,猜测为可能滑坠身亡。一直到凌晨5点,霍尔还一直保持与大本营通话。而在4号营地附近,尼德曼努力再三,终于带回来一部分登山者,从南坳营地附近的冰面上,辗转摸回到4号营地。而高铭和与费希尔则在南峰顶顶以上位置,依然困守,不能行动。
5月11日早晨6点左右,在4号营地附近,美国向导布克瑞夫发狂地寻找散落的客户,因为尼德曼只带回一部分登山者回到4号营地。并找到部分客户,并认定南波康子(NambaYasuko)已死亡,贝克奄奄一息。(南波康子当时并未死亡)
5月11日上午9点半,雪已停风略变小,能见度尚好。除开新西兰队的日本队员南波康子(NambaYasuko),其他人陆续被营救。而这三队的夏尔巴5人,从4号营地出发,尝试去营救在高处还活着的霍尔、费希尔和高铭和。而此时,4号营地的美国队的客户,也艰难地撤离4号营地。贝克和南波康子(NambaYasuko)还有呼吸,但人们已认为其没救了,作了放弃。
5月11日下午1点左右,费希尔濒临死亡,已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于是3名夏尔巴将尚能行动的高铭和,全力营救并拖搬返回4号营地。而救霍尔的2名夏尔巴继续往高处攀登,但最终因大风和严寒,在3点半左右放弃营救而返回4号营地。
5月11日下午4点30分,贝克自己苏醒,摇晃着返回4号营地,几乎同时,高铭和也被带回4号营地。
5月11日下午6点45分,霍尔和妻子对话,这是他最后一次与人间的对话。
5月11日晚上,活着的人安全呆在各处营地(美国队客户在C2-C3,新西兰队在C4),而其他的人基本确信已死亡,包括霍尔以及费希尔,他们的遗体尚在(甚至一直保持到今天);而汉森与哈里斯则彻底失踪。
5月10日下午,暴风雪同时也袭击了传统中国侧的北坡线路,在5月11日上午,3名印度警察登山队队员,也在风雪中煎熬若干小时后被冻死。
5月12日早晨,4号营地的新西兰队伍及高铭和等下撤,于天黑前安全到达2号营地。5月13日早晨,严重冻伤的高铭和以及贝克,在海拔6030米的地方,被直升飞机救走奔赴加德满都。6030米高度,这是当时创造记录的一个直升飞机飞行的高度。
部分遇难者倒下地点示意图
在短短1天左右的时间,从5月10日下午4点多,这个开始启动、发作的暴风雪,持续了20小时,就这样湮灭了当时世界上最景气的珠峰商业登山公司,吞没了几个最优秀的职业高山向导的性命。1996年5月10日的夜晚,恐怕是珠峰人类登山史上,最最凄惨的一个晚上了。
最终,新西兰领队及高山向导霍尔,以及他的高山向导哈里斯,以及他的客户汉森、日本女人南波康子(NambaYasuko),也就是“高山咨询”公司的商业队总共4人遇难;而“疯狂山峰”公司商业队伍,则留下了费希尔——这个美国队长的生命。包括5月9日去世的陈玉男,以及北坡的3个印度人,在这一两天内,全部有9人遇难。
活着的两个人更象是传奇,一个是新西兰队的客户贝克,另一个是台湾的高铭和。两个人的全部手指和脚趾严重冻伤,以及鼻子,这些坏死的器官最终被截去。
这就是登山历史上最著名的山难事件之一,甚至可以说山难事件之首——1996年的珠峰山难。因为死亡人数之多、登山者名声之大,此事件又经随队的记者科莱考尔写成畅销书,所以在登山界中,“Intothinair”成了这一事件的代名词。
事件本身所掀起的波澜也是颇为轰动,当事人(科莱考尔等)对事件本身描述、回忆的不同版本,尤其体现在细节上的不同,更使这一山难蒙上了诸多神秘、争论的色彩。对于费希尔、霍尔技术上的失误,尤其是关门时间的把握(2支登山队确定在2点钟按时下撤,无论登到什么高度,但最终未执行),也许因为他们的去世,在欧美倒无诸多人去追究。倒是科莱考尔与美国2位向导之间的争论、对台湾队的不解等,似乎在登山界中把人引导到一种高山道德伦理的讨论上去了。——“我刚刚替他为朋友合上眼睛,我刚刚把陈的尸体拖下来,而马卡鲁所说的竟只有好吧。”我想这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也许他认为纪念陈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向峰顶攀登。”
而高铭和自己回忆到:“当我听到陈玉男过世的消息,心情也跟外面的风雪一样混乱。究竟要继续登顶?还是马上下山处理?后来想想,好不容易才来到第四营,如果不能完成登顶的目标,回去该如何对众多赞助者与支持者交代?相信,陈玉男会理解的。”
而对于这天晚上违约冲顶的事情,高描述到:“眼见天黑了,高铭和本该小睡几小时准备晚上的登顶,可是他却失眠了。到了晚上10点多,雪巴告知准备登顶的消息,一时间,他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就要出发了。”“……两位雪巴人都建议不要再往上走了。一想到自己已经走了十三个钟头,而且峰顶就在眼前,再想起这两、三年来为了登顶到处筹款与训练的历程……”
1996年,商业登山已经相当成熟,而诸多业余爱好者在专业向导带领下登顶珠穆朗玛峰,甚至已经成了一项产业。但是,这1996年的山难显示,再充足的氧气,再精良的装备,再专业的向导,再先进的通讯在珠峰的恶劣天气面前都不堪一击,而再优秀、再保守谨慎的登山向导也还是人,总有疏忽、麻痹的时候,而自然的暴风雪不肯原谅这一点大意……
如果我们不看什么内在驱动力,我们不去作分析——如果仅仅是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轴,让我们再还原当时的影象,那么,就是一群人往世界高处走,然后暴风雪来临,湮灭了他们,然后这些登山者挣扎着,努力着,呼叫着,在风里蜷缩着……一晚上过去了,有的人受伤了,一些人去世了,哭泣着人活着一步步下山……这就是1996珠峰。
在以人类的同情感审视这些过程的时候,一切是那么凄凉。

『肆』 世界著名探险家遇难的故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彭加木(1925—1980),广东番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61年,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选为上海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的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因科学考察中缺水, 彭加木主动出去为大家找水,不幸失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将他对罗布泊之情、对巴音郭楞之情永远系在巴音郭楞人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中

『伍』 在中外历史上探险失败的例子

1、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

美东时间上午九9点(北京时间22:00),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

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了数条白色的轨迹。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没有立即宣布包括一名以色列宇航员在内的全体船员已经遇难,但是肯尼迪机场现在已经降下半旗。德州地区寻找哥伦比亚号残骸的工作仍在继续,航空航天局已经向民众发出警告,不要接触任何碎片,因为在航天飞机引擎上覆有毒性极强的化学涂料。

哥伦比亚号进行紧急着陆的航空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航天局的发言人凯勒-赫尔林向CNN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恐怕哥伦比亚号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事发之后,布什总统立即结束了戴维营的短暂休假,返回了白宫,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现有的四架航天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此次的意外事件使人们回想起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的失事,当时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波利比奥斯是一位希腊军人,对历史学的兴趣引导他加入到探险的行列之中。在大约60岁的时候,他开始研究和撰写罗马帝国史。波利比奥斯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亲眼目睹了他书中所描述的地方和事件,例如,他经历了公元前146年北非迦太基城的毁灭。

波利比奥斯欲阐明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影响它周围国家的。他并不只是依据自己的见解或其他人的著作。

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旅行,到了小亚细亚、埃及、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一路探究罗马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

他重视资料的收集,为以后的历史学家们如何从事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波利比奥斯没有去探测未知的地区,而是彻底调查了罗马帝国如何建立起来的实情。

波利比奥斯撰写的历史著作共40卷,其中只有5卷原著(他整套著作的写作计划)保存了下来,但许多年来,其他各卷的部分篇章已被发现并重印。

3、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在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之前,他曾花了几年工夫学习航海,1519年9月,配备着约250名船员的5艘船启航了。

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在阿根廷巴塔哥 尼亚海岸外,遇风暴失事。接着麦哲伦手下的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

麦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剩下的3艘船继续航行,通过一条将南美洲大陆和南端火地开的狭窄海峡,这条海峡现称为麦哲伦海峡,这3艘船在横渡太平洋时供应品短缺,但比这更糟糕的事接踵而至。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最后,一艘在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尔•卡诺船长率领下的“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一次环球航行终于宣告结束,但失去了它的率领者。

4、1904年5月9日,非洲大陆探险家、冒险家和新闻记者亨利-斯坦利爵士今天在伦敦逝世,终年63岁。斯坦利给人留下的最深记忆也许是35年前他在中非洲寻找失踪的大卫-利文斯顿的故事。

经过8个月的艰苦跋涉,斯坦利终于在坦噶尼喀湖地区找到了已病得不能动弹的探险家。当时斯坦利向这位探险家若无其事地打招呼说:“我看你就是利文斯顿吧。”但斯坦利没有能够说服利义斯顿返回欧洲,于是决定留在中非,同他一起进行探险。

在后来的一次远征中,他多次遭到食人土人的袭击,却幸免于难,他发现了尼罗河的几处源头,对流经中非大部分地区的刚果河进行了考察。

斯坦利还帮助建立了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统治下的刚果自由国,回到英国之后,他于1895年被选入议会,并于1899年被封为爵士。

5、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

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

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陆』 世界著名冒险事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年他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长大后当上了舰长,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他终于确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条通往东亚的切实可行的航海路线的。他坚决要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他终于说服了伊莎贝拉一世女皇,女皇为他的探险航行提供了经费。他的大小船只于1492年 8月 3日由西班牙启航,第一站到了位于非洲海岸线附近的卡那利群岛。9月6日从该岛出发向西航行。这是一个漫长的航程,水手们感到万分恐惧,想要返航,但是哥伦布坚持继续前进,1492年10月12日陆地才显现在他们的视野里。翌年3月哥伦布返回西班牙。这位凯旋而归的探险家被授予最高的荣誉。随后他又进行了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妄图找到直接通往中国或日本的航线。哥伦布坚持认为他找到了一条通往东亚的道路,大多数人早已认识到那不是通往东亚的道路,而他还是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伊莎贝拉女王向哥伦布许诺,他可以做他所发现的任何陆地的总督。但是作为一个行政官他是不称职的,最后被撤职,带着镣铐被遣送回西班牙。在西班牙他很快就得到了释放,但是没有再让他担当任何官职。普遍说他在贫困中丧生。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因而也三度负伤。麦哲伦伤愈后,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船只触礁。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际,麦哲伦挺身而出,带领幸存的海员克服重重的困难,直到得到援救。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被留在了印度。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一带进行了探索和游历。他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猜测在这片大海的东面,肯定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行环球探险,然而国王却不理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力,不仅把女儿嫁给他,还向西班牙国王举荐了他。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首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用由国家负担。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土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新发现的土地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为了监督麦哲伦,国王又派了皇室成员作为船队的副手。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飘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在第二年一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海峡找到了!”“海峡找到了!”海员们高兴地欢呼起来,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然而随着船队在海湾中的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宽广的河口,这就是今天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船队继续向南前进。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伦。麦哲伦设下计谋平定了这次叛乱,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废的结局。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又到了这个地区春暖花开的季节,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向来以沉着、坚定著称的麦哲伦激动地掉下了眼泪。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债,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上话时,麦哲伦是多么激动啊!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的的确确是圆形的。为了征服这块盛产香料的富饶土地,这个坚韧果敢却满怀野心的麦哲伦,企图利用当地部族间的矛盾来达到他的目的,然而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害了。最后,麦哲伦的助手烧掉一条破烂不堪的船,带领仅存的两条船载满香料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过好望角,辗转一年多,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时,整个船队仅剩下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虽然死去了,但是他对后世航海和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却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的。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美洲(亚美利加洲)是以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的。他原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商人和银行家。移居西班牙后,他遇到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开始对探险产生了兴趣。没有人确切地知道,韦斯普奇到底进行了多少次横越大西洋的航行,他自己对此的陈述也模糊不清。第一次航行可能是在1497年。韦斯普奇后来声称在这一年,即哥伦布发出南美洲之前的那一年,他第一次看到了南美洲。1499年~1500年,韦斯普奇肯定随航海家阿隆索·奥杰达加入了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在这次航行中,他发现了亚马孙河河口。两年后,韦斯普奇再次来到南美洲,同一支葡萄牙探险队一起向南探测了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线。正是在这次航行中,韦斯普奇确信美洲是一个单独的大陆,而不是如哥伦布所认为的那样美洲是亚洲的一部分。为了纪念这次发现,1507年该大陆被命名为“亚美利加洲”。韦斯普奇首先发现了南美洲委内瑞拉的海岸。他认为,南美洲不是亚洲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整体的新大陆。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是一位探险的“神秘人物”。在写给几位朋友的信中,他对自己探险活动的记述很不一致,并且他所引用的经、纬度位置也总是与事实不符。韦斯普奇声称自己在哥伦布之前已发现了南美洲大陆,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没有为此事与韦斯普奇进行过争论。

『柒』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海难事件是

1945年1月30日,德国运输船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苏联潜艇击沉,9343名乘员遇难,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大海难。

『捌』 史上最荒诞的空难事件。

有些空难悬案至今无法破解,其中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要数发生于1944年9月18日的狄斯阿波空难了。
晴空万里飞机离奇撞山
A
1944年9月18日,美国亚历山大群岛上的艾勒蒙多夫空军基地的一架C47训练机,执行一项飞往阿拉斯加的安德鲁空军基地的飞行任务,途中将飞越塔肯拿山,进入北极圈,航程近1000英里。C47机上的柯勒机长,是艾勒蒙多夫空军基地首屈一指的飞行专家,这种短程航行对他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任务,何况那天是晴空万里和风拂煦的好天气。C47训练机载着全机19人在暮色中起飞,不用两小时便可到达北极圈内的安德鲁空军基地。
飞机顺利地升上了天空,航行在深蓝色的夜幕中。由于离北极相当近,亚历山大群岛的夏夜是那么短暂,最多不过三四小时,夜色便会过去。万里无云的夜空中,皓月把银光洒满大地和海洋。C47机遵循规定航线飞行,并向一个个地面航空站报告。虽然是夏季,可是北极圈附近仍然是一片冰天雪地,1小时后飞机将进入北极圈,在阿拉斯加的雪山峻岭上空航行。
地面航空站接到柯勒机长的报告,C47机正在飞越9000英尺的塔肯拿山,此后地面站值班人员再也没有接到C47机的报告。一种不祥的预感向地面站的值勤人员袭来,他将C47机失去联系的消息通知了美国空军的有关部门。美国空军和民航应急营救机构都迅速派出营救直升机在塔肯拿山区进行长时间的搜索。不久,在离塔肯拿山不远的狄斯阿波峰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C47训练机的残骸。
由于在峭壁陡峻的悬崖上找不到一处可以停泊直升机的平坦空地,营救直升机在空难现场的上空盘旋良久,始终无法降落。当年的直升机又无制空能力,不能在绝壁间用绳梯放营救人员下去,于是空难营救专家只能在直升机上仔细观察:只见C47机已经彻底变了形,机身前半部分已被挤压成扁盘状,使完全扭曲了的机身缩短了一大截,机身周围散落的碎片也没有一件可从空中辨认出它的原形、确定它是何物,只能推测出飞机是在高速飞行时正面撞山而坠落的。在现场没有发现幸存者,专家分析也不可能有幸存者。直升机的燃油不多了,专家只能在拍摄了一些空难现场的照片后返航。
机上19人全部神秘失踪
B
柯勒机长是位有将近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老机长,在美国空军中知名度颇高,在晴朗的夜空和没有风雪雨雾等异常情况下,莫名其妙地偏离航线,犯下撞山的低级错误,简直不可思议。于是美国空军最高当局决定派遣一支现场搜索调查队,旨在调查清楚这起空难事故的真相,并带回死难者的遗骸。
由于事故现场山高路险,美国当年最先进的直升机也无法安全降落,于是搜索调查队的直升机只能将队员送到离狄斯阿波峰最近的塔肯拿山区。队员们带着搜索器具、帐篷、雪橇以及干粮,以步行和滑雪向狄斯阿波峰前进。一路上由直升机引路和投送补给,经过连续4天坚忍不拔的翻山越岭,终于艰难地来到空难现场。
在现场看到的一切简直令人不寒而栗:飞机残骸已被挤压得完全变了形,只有机尾在扭曲变形后还能看到竖起的尾翼,让人想起飞机原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机翼和其他撞碎的零部件被撒得满地狼藉,油箱挤破了,燃油全部流了出来,但没有燃烧的痕迹,大概撞机引起了小范围的山上积雪崩塌,飞机残骸和碎片大多被埋在五六英尺深的雪中。
在如此猛烈的撞击下,机上人员无一幸免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任务是找到遇难的19具尸体和他们的遗物,带回去抚慰他们亲人痛苦的心灵。然而,当队员们铲除积雪,切割并拆开飞机残骸的铝合金外壳后,只见到一些压扁了的坐椅和一些没有解开扣的安全带,而原本坐在椅子上的人却无影无踪了,甚至没有尸体的任何碎片和血渍,连他们随身带的背囊行李都找不到了。
搜索调查队开始清查散落在机身四周的飞机碎片,结果发现飞机上所有的部件及其碎片几乎都能在附近找到,但就是没有尸体和行李的蛛丝马迹,队员们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把飞机坠毁的悬崖四周的山谷和冰雪裂隙等寻了个遍,仍然一无所获。队员们在现场一连干了几天,最后带着满腹疑虑,无可奈何地结束了搜索任务,只带回大量在现场拍摄的底片。
飞机上19个人(或19具尸体)以及他们的背囊行李究竟上哪里去了呢?仿佛是上帝把19条生命以及与生命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带到了天堂去了。这一不解之谜几十年来一直无法揭开,使得狄斯阿波空难成为人类空难史上最大的悬案。
外星人掳走机组人员?
C
至今,漫漫六十多年岁月的辗转流传又为这起空难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不时传出种种“发现”和“解释”。
例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飞碟(UFO)论”大行其道时,一些人又把尘封多年的狄斯阿波空难事件重新提起,并解释说,C47训练机必定是在空中遭遇了外星人,外星人扮演了“上帝”的角色,把机上19人及其随身所带的一切行李物品一起掳掠或是邀请到他们的世界去了,C47太笨重了,不合外星人的意,被扔在了山崖上。
又如,“四维世界论”者提出,目前人类只认识了三维空间,对四维世界还一无所知,其实四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被我们发现而已。世界上的万物都可进入四维世界,从而离开我们人类所能感知的世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众所周知,一维定位线段,二维定位平面,三维则定位立体空间,那么四维世界是什么?连“四维世界论”者自己也说不清楚,目前他们没有完整的理论,拿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于是狄斯阿波空难事件成了他们的依据之一。
“四维世界论”者认为,在极其寒冷的极圈内存在着四维世界,C47无意间闯到了四维世界与三维空间的临界面,19名机上人员及其随身背囊进入四维世界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飞机则被挡在三维空间,坠落于悬崖。
他们说,唯有“四维世界论”才能解释清楚这看似离奇的狄斯阿波空难事件,反之,狄斯阿波空难事件也证实了四维世界的客观存在。
“极圈气旋说”或能解释
D
上述那些无法证实的理论或假说很难让人信服,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科学家们感到有必要重新组织一次事故现场搜索调查。2006年6月,由各学科的专家组成的科学考察团重新登上了狄斯阿波峰,借助高科技的冰下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对当年的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搜索调查,令人遗憾的是,结果仍然一无所获。
相对而言,目前最能被人接受的观点是“极圈气旋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北南两极圈内能形成极其强烈的寒带气旋,在北冰洋上生成的寒带气旋规模虽然远远不如赤道附近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大,但它瞬时形成的局部空间超强负压更甚于热带气旋,小范围内的强寒带气旋犹如龙卷风般威力无穷,当年C47机在狄斯阿波峰附近不幸遭遇了一股极强寒带气旋,这强气旋瞬间产生的负压势不可挡,轻而易举地把当年并不牢固的机舱门打开了,机上人员及其行囊等零星物品都被强大的负压一股脑儿地吸到了机外,被旋风抛向了远方。无人操纵的C47训练机被旋风卷走,撞到了狄斯阿波峰的峭壁上,坠毁于山崖。由于人员和随身行李等物品统统被气旋带到远离坠机现场的地方,所以当年在飞机残骸中以及周围坡地上没有搜索到一丁点儿与生命有关的信息。第二年虽然扩大了搜索范围,但仍然没能够搜索到尸骸与遗物落下的地方。
“极圈气旋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认可,因为极圈内可生成近似龙卷风的强气旋,这一理论已为极地科学考察所证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今后在狄斯阿波空难发生地区做更大规模的搜索寻找,也许才能彻底证实“极圈气旋说”的正确。摘自《军事文摘》

『玖』 历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是什么,240人失踪或遇难

历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是1981年发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奶奶包隧道的列车出轨事故,造成了240人失踪或遇难,还有146人受伤,称得上是我国铁路史上最严重的火车事故。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如果当时车站没有停电,能够接收到各处的消息或许就可以避免这次重大事故了。又如果列车司机在遇到暴雨天气,不知道前方道路情况下,按规定不发车,就可以避免这次重大事故。然而,没有如果,只有残酷的现实。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抱有侥幸心理,一件小事就可能酿成大祸。以史为鉴,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