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观光 » 对生态旅游认识的论文
扩展阅读
潼南古村 2021-03-16 21:51:08
世界民俗文化旅游 2021-03-16 21:48:20

对生态旅游认识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2-28 02:16:24

① 一篇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论文

我的题目也是这个。。。。。

② 我急需关于生态旅游案例分析的论文,请大家帮帮忙!谢谢拉

1.1 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扩大,参与旅游活动的人数增多,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旅游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是,人们既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更加关注它对环境、生态、社会文化遗产可能造成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态旅游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然而,尽管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态势喜人,但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国在生态旅游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来自旅游群体的层面,游客在旅游时没有自觉学习和积累生态知识的意识,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究竟负有什么责任,许多人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二是来自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热衷于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兴建宾馆饭店。
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应有之义,研究生态旅游,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用以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游学界、生态学界和相关学科的极大关注,各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外,除了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以外,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生态旅游与保护的关系,生态旅游的生态、审美、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生态旅游与当地社会发展、生态旅游与道德规范、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旅游规则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生态旅游案例研究等。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各类研究专著也是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是由学者和实践家合力倾注的面向实践,为生态旅游实践开发者、专业和业余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综合集成著作。此书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50种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学术论文。《自然旅游经营者的生态旅游原则》是由生态旅游协会(TES)编辑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的最新准则,也是一本旅游和旅行专业人士必备的指导用书。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态旅游和评述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古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非等5个典型案例。
在我国 ,国内众多学者对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旅游学科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保护、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分类,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法,吴必虎从发展哲学、科学和旅游产品三个层次来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规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从资源调查、确定开发原则,到功能分区、社区参与、游客管理以及建立监测体系等。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规划原则、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义民等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本底现状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当然,学术界对生态旅游基本理论的探讨还远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很多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主要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有关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还有待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探讨。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分析生态旅游的兴起原因、定义特征出发,归纳国外生态旅游实践模式及发展经验,进而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实际,深入探讨中国生态旅游的产生、现状及其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其可持续的对策。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除导论外,在第二部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兴起原因进行简略的介绍,剖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和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部分归纳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在第五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六部分结合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导。
1.4 研究的结论
针对中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提出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它的发展需要在详细分析旅游点环境资源与文化特色以及地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制定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为此,要正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中规划管理、市场营销、生态标识、规范论证、景点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遵循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优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加快生态旅游科学规划的步伐,完善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机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态旅游的力度,增强生态旅游教育的实效,从而在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③ 论文: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兴起的原因的探讨

滨V旅游网一直在关注环保

④ 谈谈你对旅游业的看法小论文1500字左右

旅游虽然过程很累 但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快乐的,个人认为旅游有以下好处专:

一、旅游可属以缓解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 使精神得到彻底放松 旅游是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

二、旅游往往要跋山涉水的 过程虽很累 但它带给人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愉悦 比如赏风景 尝美食 住宾馆 听故事等等 哪一样都会让我们愉悦吧
一次旅游 回味无穷

三、旅游可以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和见闻 通过旅游 人们可以亲眼观察到丰富的人文景观 还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 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
通过旅游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

四、旅游可以广交朋友 一般旅游以旅游团进行的 一次旅游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很多人都是由不熟到熟 如果处的好的话 就是一辈子的友谊
就算成不了朋友 对于自己来说 也是美好的回忆

五、旅游可以锤炼人的意志 开拓人的智慧 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爬次山 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⑤ 对旅游理解的论文800字啊

休闲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
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
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按照这个解释,旅游与休闲是一体的,二者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实际上,旅游和休闲
虽然在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但是仍有细微的差别。虽然旅游大多是为了休闲,休闲的主要
方式是旅游。但是在旅游中有些并不是为了休闲,比如公务性的或者是医疗性的,而休闲也
不一定是非的离开居住地,悠闲自得的品一杯茶,读一本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就是游思骋怀,
也可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
所以我的旅游休闲观是个人所追求的自我身心的愉悦和个人精神的解脱,不一定非得
是外出行的旅游观光或者异地式的度假休闲才能获得,像“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回来什么
都不知道”,仅仅是为了在名义上到过某个地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所谓的“旅游”,则是
根本违背了旅游休闲的概念。
而且,我更加提倡的是一种“生态旅游观”。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向,它将大大改变未来的旅游观念,并成为主导旅游
活动形式之一。它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仅从旅游景观入手,通过
发掘景观的吸引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的开发把环境纳入考虑因素之中,追求经
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传统的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只能被动参与。而在生态旅
游开发中,当地居民被鼓励参与旅游开发,提倡促进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当地的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协调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因此,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思想以及指
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观念。

⑥ 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论文 引言方面怎么写

可持续发展比较好写,资源比较多,可以参考的文献也比较多,可以针对专小的一属个点具体分析,论文最好不要写的太大,具体到一个点容易入手也可以好好地剖析。第二个的话也是比较好写的,现在中国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不过最近两年也在纠正,过度的开发是需要保护的,二者是辨证的关系。你自己把握吧,认真的对待论文哦!

⑦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论文1500字左右

出门长学问,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所有旅游者出行,的动机都是暂时离开所在的熟悉环境,但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环境去寻找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但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含量,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还有许多为满足专门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这类旅游活动酒杯冠名为文化旅游,其实这种称谓并不科学,应当称**专项文化旅游。其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通过旅游有目的地学习某种专业, 研究发现对这一专业的现状,发展和运用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使得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人,在这一专项领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干,提高技能,有所作为。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素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宝库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虽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怀古文化旅游,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如坐落在詹姆斯河与约克河间的美国古城威廉斯堡,由于完整地保存了18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城镇风貌,使参观者仿佛时间倒流了200多年,从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名胜之一:亚洲的泰国故城、香港宋城和北京大观园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门庭若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故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
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⑧ 急求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论文参考文献

1/35
【题 名】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景区公司成长模式研究——以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作 者】李乐京 陈志永 梁玉华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3-6265

2/35
【题 名】以六大转变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纪根立
【刊 名】今日浙江.2007(11).-50-51

3/35
【题 名】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作 者】孙根年 薛刚
【刊 名】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

4/35
【题 名】山东省旅游饭店人才对策深层透视
【作 者】孙凤芝[1] 秦绪霞[2]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275-275

5/35
【题 名】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作 者】马聪玲
【刊 名】旅游学刊.2007,22(3).-6-7

6/35
【题 名】西部旅游企业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王香茜
【刊 名】商业时代.2007(6).-104-105

7/35
【题 名】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
【作 者】孙根年 吴晓娟
【刊 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7-111

8/35
【题 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作 者】强亦锐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S).-43-44

9/35
【题 名】成长期的自助旅游与迎合策略
【作 者】曹宇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657-660

10/35
【题 名】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
【作 者】何喜刚 高亚芳
【刊 名】开发研究.2006(5).-85-86,73

11/35
【题 名】旅游是重心 文化是品位——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
【作 者】季成家
【刊 名】丝绸之路.2006(9).-66-73

12/35
【题 名】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作 者】冯淑华
【刊 名】商业研究.2006(14).-165-168

13/35
【题 名】甘肃省旅游产业中的市场成长问题研究
【作 者】彭睿娟
【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8-51

14/35
【题 名】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
【作 者】沈和江
【刊 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0-94

15/35
【题 名】企业成长理论与我国旅游企业并购的路径策略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特区经济.2006(4).-195-196

16/35
【题 名】旅游与家教
【作 者】裴毅然
【刊 名】家庭教育.2006(02S).-22-23

17/35
【题 名】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
【作 者】汪升华[1] 刘洋[2] 顾文静[2]
【刊 名】经济管理.2006(3).-64-66

18/35
【题 名】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 者】杨亚娟
【刊 名】农业职业教育.2005(6).-26-26

19/35
【题 名】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
【作 者】于萍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9-40

20/35
【题 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作 者】谭白英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18-119

21/35
【题 名】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作 者】聂献忠[1,2] 张捷[1] 刘泽华[1] 章锦河[1]
【刊 名】人文地理.2005,20(4).-65-68

22/35
【题 名】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旅游学刊.2005,20(3).-48-52

23/35
【题 名】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作 者】邓宇凡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1).-59-60

24/35
【题 名】旅游社营销中心的成长档案
【作 者】韩阳
【刊 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05(04X).-22-23

25/35
【题 名】推动旅游学科发展与中国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著名旅游学者杜江教授评介
【作 者】文武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3).-220-223

26/35
【题 名】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
【作 者】秦学 张伟强
【刊 名】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

27/35
【题 名】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
【作 者】张显春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28-29

28/35
【题 名】浅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 者】王旭科 宋健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1).-56-57

29/35
【题 名】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
【作 者】易晓春
【刊 名】编辑学刊.2004(6).-72-76

30/35
【题 名】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
【作 者】秦学 邹春洋
【刊 名】学术交流.2004(11).-83-88

31/35
【题 名】旅游市场呼唤品牌和声誉投资
【作 者】符国群
【刊 名】销售与市场.2002(01S).-31-31

32/35
【题 名】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作 者】贾生华 邬爱其
【刊 名】旅游学刊.2002,17(4).-19-22

33/35
【题 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作 者】卞显红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30-35

34/35
【题 名】实施六大战略 培育支柱产业——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思考
【作 者】薛荣哲
【刊 名】山西旅游.2001(6).-4-7

35/35
【题 名】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
【作 者】卫旭东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3).-223-225,229

⑨ 一篇关于生态旅游的论文,有什么参考文献

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
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